雕塑家威廉•塔克(William Tucker)在他的重要著作《雕塑的語言》 (THE LANGUAGE OF SCULPTURE)中指出: 「當代世界的大部分視覺經驗是通過平板屏幕顯現的,我覺得這是雕塑的責任,特別是喚起我們對物體和空間的豐富性和複雜的感知性。」順應此點,「材質風景」以雕塑做為展覽主軸,邀請了余宗杰、董明晋、胡竣傑三位雕塑工作者,分別就石材、木材與鐵材這三種材質詮釋各自的雕塑語言,並且經由自身與材質的對話來回應這個議題。從材質本位出發,這種固執在當前著重跨域連結的藝術環境中甚至顯得有些笨拙,然而略過多餘的枝節言語,讓雕塑與材質回到根本的相互關係中,或許是創作者回應我們「雕塑是什麼?」所能選擇最坦率的回答。